第两千六百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-《重生之乘风而起》
第(2/3)页
“二老要讲道理。”周至赧笑道:“要是不经历几场实战,如何培养手艺?怎么知道真需要抢救性修复的时候,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?难道每次抢救性修复都靠碰运气?”
“这次修复之所以能够这么快,原因很简单,就是备料齐全,仿古绢绫锦纸基本已经齐备,去污去渍保色固色的工艺已经完备,最关键是全套修复工艺流程已经成熟,应急方案已经准备妥当,将来在遇到类似的情况,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操作就行了。”
“这与墓室的纷繁复杂层出不穷的应急情况是有区别的,所以徐老你用抢救性考古来类比古画修复,其实有些不公平。”
“你小子啊……不知道人言可畏,胆子忒大了!”徐邦达叹了口气:“王老和启老还想着让你担任个小组长什么的,按我看哪里是小组长,活该是小祖宗才对,你呀,还是好好待在体制外吧。”
说完又转头对马承源道:“上博承了肘子这么大个情,要是有媒体质疑画卷为何这么新,知道要如何遮掩吧?”
“明白,那就按照辽省博物馆的《魏园雅集图》和故宫《松石图》来解释。”马承源点头:“这是按照乾隆内藏南工裱法来的,修旧如新,不损原作分毫,修复得天衣无缝妙到毫颠。”
“其实要修到这一步,只要胆大心细,手法高明就行了。”徐邦达将手指向《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》,然后又将手指向王原祁的《杜甫诗意图》:“可是要修这样的巨轴,老骆,老马?”
两人摇头:“老了,熬不住了,老徐你呢?”
“我也得打退堂鼓。”徐邦达终于露出了笑容:“当真是后生可谓啊!”
到此周至也算是完成了翁万戈的嘱托,让沪上博物馆一跃成为了国内收藏明代沈周,清代王原祁,清代王翚三人最高等级作品的大馆,填补了三项国内空白。
既然到了沪上就不能只顾文物了,接下来两天,周至又去拜访了胡长风,李光南,舛冈富士雄。
胡长风肉眼可见的瘦了,他现在的角色再次发生了转换,成了国家“909”工程的实际管理人。
第(2/3)页